<output id="pw5hz"></output>

  • <code id="pw5hz"><small id="pw5hz"><track id="pw5hz"></track></small></code>

  • <code id="pw5hz"></code><big id="pw5hz"></big>
    建筑資質大改進行時,招投標、執業、勞務改革正輪番登場!

    導讀

    ▎來源:全國住建部

    住建部在二月期間已發布建筑資質的改革公開征求意見稿,本輪的建筑業改革力度之大,是空前的!明確今后五年建筑業發展的八個方向,資質與執業都將重大改革!建筑資質大改進行時,招投標、執業、勞務改革已輪番登場!小編帶來詳細解讀:

    單看資質改革:現有593項資質類別和等級直接壓減到245項,縮減幅度超過50%。其中:

    勘察資質由26項壓減為7項

    設計資質由395項壓減為156項

    施工資質由138項壓減為61項

    監理資質由34項壓減為21項。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可能才是剛剛開始。

    根據《“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除了資質改革,接下來還有6大改革亟待登場!

    建筑業七大改革

    2022年1月住建部印發《“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建筑業發展目標,接下來有七大改革。

    1

    招標投標改革

    進一步擴大招標人自主權,強化招標人首要責任。

    優化評標方法,將投標人信用情況和工程質量安全情況作為評標重要指標,優先選擇符合綠色發展要求的投標方案。

    積極推行采用“評定分離”方法確定中標人。

    全面推行招標投標交易全過程電子化和異地遠程評標。

    及時糾正通過設立不合理條件限制或排斥外地企業承攬業務的做法,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

    2

    資質改革

    1)修訂出臺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和標準,大幅壓減企業資質類別和等級,放寬建筑市場準入限制。

    2)下放企業資質審批權限,推行承諾制、電子證照,簡化各類證明事項,實現企業資質審批“一網通辦”。

    3)實行“一票否決”制,對發生質量安全事故的企業依法從嚴處罰,并在一定期限內不批準其資質申請。

    4)加強資質審批后動態監管,將違法違規行為、質量安全問題多發或存在重大質量安全隱患的企業列為重點核查對象,不符合資質標準要求的依法撤回。

    3

    個人執業制度改革

    推進職業資格考試、注冊、執業、繼續教育等制度改革,推行注冊執業證書電子證照。

    嚴格執行執業簽字制度,探索建立個人執業保險制度。

    在部分地區探索實行注冊人員執業行為扣分制,扣分達到一定數量后限制執業并接受繼續教育。

    4

    工程組織模式改革

    1)推廣工程總承包模式,以裝配式建筑為重點。在工程總承包項目中推進全過程BIM技術應用,促進技術與管理、設計與施工深度融合。

    2)加快建立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交付標準、工作流程、合同體系和管理體系,發展涵蓋投資決策、工程建設、運營等環節的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模式,鼓勵政府投資項目和國有企業投資項目帶頭推行。

    3)在民用建筑工程項目中推行建筑師負責制。

    5

    勞務用工制度改革

    鼓勵建筑企業培育自有建筑工人,建立相對穩定的核心技術工人隊伍。

    引導小微型勞務企業向專業作業企業轉型發展,進一步做專做精。

    推行裝配式建筑灌漿工、構件裝配工、鋼結構吊裝工等特殊工種持證上崗。

    6

    工程擔保制度改革

    1)加快推行投標擔保、履約擔保、工程質量保證擔保和農民工工資支付擔保,提升各類保證金的保函替代率。

    2)加快推行銀行保函制度,探索工程擔保公司保函和工程保證保險。

    3)落實建設單位工程款支付擔保制度。

    4)大力推行電子保函,加大保函信息公開力度。

    7

    工程造價制度改革

    改進工程計量、計價規則,優化計價依據編制、發布和動態管理機制。

    加快建立國有資金投資工程造價數據庫。

    強化建設單位造價管控責任,嚴格施工合同履約管理,全面推行施工過程價款結算和支付。

    除了推進7大改革,行業監管模式將迎來“數字化監管”時代!

    行業“天網”已就位

    近年來,主管部門的監管思路一直是“弱化企業資質,強化個人執業”。

    2021年6月,“全國職稱評審信息查詢平臺”正式上線試運行!

    平臺收錄了各地和各有關部門上報的超過1200萬條職稱信息,通過職稱查詢平臺可以核驗職稱證書,用戶可通過www.12333.gov.cn網頁、手機12333客戶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渠道登錄查詢。

    具體查詢范圍及咨詢電話如下:




    2021年9月,住建部發布通知:

    自2022年1月1日起,一級建造師統一使用電子證書,紙質注冊證書作廢。

    電子證書使用時限為180天,超出使用時限的電子證書無效,需重新下載。

    一建注冊證書全部實行電子化,意味著一建注冊信息入庫、全國聯網,特別是自動對比、預警功能,會是個“大殺器”。同時社保、職稱全國平臺正式上線,以后查掛證就沒有漏網之魚了。

    不光是建造師,新“八大員”也實行電子證書、全國聯網。

    未來2年將借助平臺打通、智能大數據,對人員、社保的監管會越來越嚴!

    向上滑動閱覽

    查看詳情

    附:

    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正式接入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提供的全國職稱評審信息查詢服務、職稱評審信息查詢說明、職稱評審信息查詢記錄三項服務,單位、個人都可查!

    個人查詢方式

    01:微信搜索“國家政務服務平臺”,首頁搜索“職稱評審信息查詢說明”或掃描下方葵花碼進入服務,確認個人信息是否在可供查詢的職稱信息范圍內。

    02:個人用戶注冊或登錄后,進入職稱查詢服務,頁面將自動顯示注冊所用身份證號碼對應的職稱評審信息。

    溫馨提示:如申報職稱評審時使用了其他證件類型,可通過選擇“其他證件類型查詢”進行二次查詢。

    03:個人用戶可使用“職稱評審信息查詢記錄”功能,查看用人單位查詢本人職稱信息的相關情況。

    單位用戶查詢方式

    對單位用戶開放“職稱評審信息查詢說明”“全國職稱評審信息查詢”2項功能。

    單位用戶請前往全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政務服務平臺,選擇“單位登錄”方式,進行查詢。

    單位用戶查詢他人職稱信息時,需要注意什么?

    01:用人單位查詢過程中應注意保護被查詢人信息安全。

    02:用人單位僅在選人用人等確需核驗他人職稱信息時方可查詢,查詢他人職稱信息的過程將被職稱查詢平臺留痕記錄。

    03:嚴禁用人單位惡意查詢、出售或非法提供公民職稱評審信息,上述行為一經發現,將依法追究相關人員法律責任。

    職稱評審信息查不到怎么辦?

    01:根據公布的《關于試運行全國職稱評審信息查詢平臺有關情況的說明》,用戶可以查看到首批可供查詢的職稱評審信息范圍。

    02:下一步,將根據各職稱評審機構歸集信息情況,動態更新職稱評審信息,分批次擴大查詢范圍。

    對職稱查詢結果有疑問怎么辦?

    01:職稱評審采取屬地化管理,查詢平臺的職稱評審信息由各職稱評審機構統計上報。

    02:按照“誰上報、誰負責”的原則,如對查詢結果有疑問,可聯系相應職稱評審機構。

    03:各地職稱評審的咨詢電話可從職稱評審信息查詢說明中獲取。

    向上滑動閱覽

    資質和執業

    附:


    資質和執業

    堅持弱化企業資質、強化個人執業資格的改革方向,逐步構建資質許可、信用約束和經濟制衡相結合的建筑市場準入制度。改革建設工程企業資質管理制度,加快修訂企業資質標準和管理規定,簡化企業資質類別和等級設置,減少不必要的資質認定。根據《規劃》內容,透露出如下三點重要信息:

    1、資質標準還將有重大調整,資質類別要減少;

    2、對“掛證”的查處力度將更大,處罰力度會更大;

    3、不管是企業資質申報,還是個人執業,信用將成為重要的考量指標。

    補充已經取消/擬取消的資質大致情況:

    01、4個工程設計與施工資質已取消

    20??14年11月6日起,各省級及以下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有關中央企業停止受理建筑智能化、消防設施、建筑裝飾裝修、建筑幕墻等4個工程設計與施工資質首次申請、增項申請和升級申請。2014年12月6日起,住房城鄉建設部停止受理上述資質申請。企業已持有的工程設計與施工資質證書繼續有效。

    02、園林綠化資質已取消

    2017年4月13日,各級住房城鄉建設(園林綠化)主管部門不再受理城市園林綠化企業資質核準的相關申請,園林資質正式取消。

    03、招標代理資質或將被取消

    2017年7月,根據招標投標協會的座談會通知,中國招標投標協會組織市場主體、業內專家學者就取消招標代理資格對招投標市場的影響和效果等會議內容進行研究座談,在國務院“放管服”的背景下,招標代理資質或將被取消。

    04、勞務資質取消實行試點(時間未定)

    根據住建部建筑市場監管司2017年工作要點,將積極推進建筑用工制度改革。研究取消建筑施工勞務資質,大力扶持以作業為主的專業企業發展。浙江、安徽、陜西3省取消勞務資質試點工作已經開展了一段時間,離正式文件出臺應該不會很長。

    05、工程咨詢資質擬取消

    發改委前段時間出臺的征求意見稿中已經擬取消工程咨詢單位資格認定,資質認定后期會調整為社會組織對工程咨詢單位開展行業自律性質的資信評價。

    八大方向

    一、深化建筑業體制機制改革

    承(發)包改革

    縮小并嚴格界定必須進行招標的工程建設項目范圍,放寬有關規模標準。

    民間投資的房屋建筑工程,試行由建設單位自主決定發包方式。

    簡化招標投標程序,推進招標投標交易全過程電子化。

    推行提供履約擔?;A上的最低價中標,制約惡意低價中標行為。

    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鼓勵以技術專長、制造裝配一體化、工序工種為基礎的專業分包,促進基于專業能力的小微企業發展。

    鼓勵工程咨詢

    引導有能力的企業開展覆蓋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一體化項目管理咨詢服務。

    二、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

    推廣智能和裝配式建筑

    鼓勵企業進行工廠化制造、裝配化施工。

    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筑,引導新建公共建筑優先采用鋼結構,積極穩妥推廣鋼結構住宅。

    推進BIM技術

    加快推進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在規劃、工程勘察設計、施工和運營維護全過程的集成應用,支持基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三維圖形平臺的國產BIM 軟件的研發和推廣使用。

    三、推進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

    綠色建筑

    政府投資辦公建筑、學校、醫院、文化等公益性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要率先執行綠色建筑標準,鼓勵有條件地區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推進全裝修

    制定新建建筑全裝修交付的鼓勵政策,提高新建住宅全裝修成品交付比例。

    四、發展建筑產業工人隊伍

    建筑用工改革

    鼓勵建筑業企業培養和吸收一定數量自有技術工人。

    支持勞務班組成立木工、電工、砌筑、鋼筋制作等以作業為主的專業企業,鼓勵現有專業企業做專做精。

    推行建筑勞務用工實名制管理,基本建立全國建筑工人管理服務信息平臺。

    打擊拖欠

    全面落實建筑工人勞動合同制度;

    加大對拖欠工資行為的打擊力度;

    大力推進建筑施工單位參加工傷保險。

    五、深化建筑業“放管服”改革

    資質改革

    弱化企業資質,強化個人執業資格

    加快修訂企業資質標準和管理規定,簡化企業資質類別和等級設置,減少不必要的資質認定。

    個人執業

    完善個人執業資格制度,優化建設領域個人執業資格設置。

    加大執業責任追究力度,嚴厲打擊出租出借證書行為。

    有序發展個人執業事務所,推動建立個人執業保險制度。

    打破市場壁壘

    打破區域市場準入壁壘,取消各地區、各行業在法律法規和國務院規定外對企業設置的不合理準入條件,嚴禁擅自設立或變相設立審批、備案事項。

    工程造價改革

    改革工程造價企業資質管理,完善造價工程師執業資格制度。

    統一工程計價規則,完善工程量清單計價體系。

    建立工程全壽命周期的成本核算制度。

    積極開展推動綠色建筑、建筑產業現代化、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等各項新型工程計價依據的編制。

    建設誠信體系

    完善全國建筑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實現與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數據共享交換。

    建立建筑市場主體黑名單制度,全面公開企業和個人信用記錄。

    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探索開展信用評價。

    六、提高工程質量安全水平

    工程質量安全

    嚴格執行工程質量終身責任書面承諾制、永久性標牌制、質量信息檔案等制度。

    加大在企業資質、人員資格、限制從業等方面的處罰力度,強化責任追究。

    強化施工安全

    加快建設建筑施工安全監管信息系統,通過信息化手段加強安全生產管理。

    七、促進建筑業企業轉型升級

    為企業減負

    全面完成建筑業營業稅改增值稅改革,加強調查研究和跟蹤分析,完善相關政策,保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逐步推行工程款支付擔保、預付款擔保、履約擔保、維修金擔保等制度。

    鼓勵創新

    鼓勵企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專利和專有技術及產品,形成完備的科研開發和技術運用體系。

    八、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鼓勵聯合體

    鼓勵中央企業和地方企業合作,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合作,共同有序開拓國際市場。

    六大主要目標

    市場規模目標

    以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建設任務為基礎,全國建筑業總產值年均增長7%,建筑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5%;全國工程勘察設計企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7%;全國工程監理、造價咨詢、招標代理等工程咨詢服務企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8%;全國建筑企業對外工程承包營業額年均增長6%,進一步鞏固建筑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地位。

    產業結構調整目標

    促進大型企業做優做強,形成一批以開發建設一體化、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工程總承包為業務主體、技術管理領先的龍頭企業。

    大力發展專業化施工,推進以特定產品、技術、工藝、工種、設備為基礎的專業承包企業快速發展。弘揚工匠精神,培育高素質建筑工人,到2020 年建筑業中級工技能水平以上的建筑工人數量達到300 萬。

    加強業態創新,推動以“互聯網+”為特征的新型建筑承包服務方式和企業不斷產生。

    技術進步目標

    鞏固保持超高層房屋建筑、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大體量壩體、超長距離海上大橋、核電站等領域的國際技術領先地位。加大信息化推廣力度,應用BIM技術的新開工項目數量增加。

    甲級工程勘察設計企業,一級以上施工總承包企業技術研發投入占企業營業收入比重在“十二五”期末基礎上提高1 個百分點。

    建筑節能及綠色建筑發展目標

    城鎮新建民用建筑全部達到節能標準要求,能效水平比2015 年提升20%。

    到2020 年,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達到50%,新開工全裝修成品住宅面積達到30%,綠色建材應用比例達到40%。

    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15%。

    建筑市場監管目標

    加快修訂建筑法等法律法規,進一步完善建筑市場法律法規體系。

    工程擔保、保險制度以及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基本建立,建筑市場準入制度更加科學完善,統一開放、公平有序的建筑市場規則和格局基本形成。

    全國建筑工人培訓、技能鑒定、職業身份識別、信息管理系統基本完善。市場各方主體行為基本規范,建筑市場秩序明顯好轉。

    質量安全監管目標

    建筑工程質量安全法規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質量安全監管機制進一步健全,工程質量水平全面提升,國家重點工程質量保持國際先進水平。

    建筑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建筑抗災能力穩步提高。工程建設標準化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

    九大主要任務

    深化建筑業體制機制改革:改革承(發)包監管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提升工程咨詢服務業發展質量。

    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推廣智能和裝配式建筑、強化技術標準引領保障作用、加強關鍵技術研發支撐。

    推進建筑節能及綠色建筑發展:提高建筑節能水平、推廣建筑節能技術、推進綠色建筑規?;l展、完善監督管理機制。

    發展建筑產業工人隊伍:推動工人組織化和專業化、健全技能培訓和鑒定體系、完善權益保障機制。

    深化建筑業“放管服”改革:完善建筑市場準入制度、改進工程造價管理體系、推進建筑市場的統一開放、加快誠信體系建設。

    提高工程質量安全水平:嚴格落實工程質量安全責任、全面提高質量監管水平、強化建筑施工安全監管、推進工程建設標準化建設。

    促進建筑業企業轉型升級:深化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大力減輕企業負擔、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發揮行業組織服務和自律作用。


    <output id="pw5hz"></output>

  • <code id="pw5hz"><small id="pw5hz"><track id="pw5hz"></track></small></code>

  • <code id="pw5hz"></code><big id="pw5hz"></big>
    欧美一级A啊A啊AAAAAP片_人妻在线视频在97_51午夜精品免费视频_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视频